中新網6月16日電 中國北斗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今日介紹,北斗系統2012年底正式對外向宣布提供服務,運行三年以來,系統的總體性能穩中有升。系統的可用性指標已達到了99.996%,連續性已經達到99.986%。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發表《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白皮書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有關情況。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言人胡凱紅和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出席,并答記者問。
冉承其介紹,北斗系統是2012年底正式對外向全世界公開宣布提供服務,它的服務區域是亞太地區。運行三年以來,系統的總體性能穩中有升。中國確保了系統的連續穩定運行。
“我們在系統公開提供服務的時候,要求的可用性指標是95%,現在已經達到了99.996%。連續性要求是99.5%,已經達到了99.986%。從這個角度來看,系統的性能是可以得到保證的?!比匠衅湔f。
冉承其還介紹,從定位精度來看,系統的性能也有很大的提升。在北京、烏魯木齊、西安等重點地區,北斗的定位精度已經優于5米,在低緯度像泰國等地區的精度也優于5米。
冉承其介紹,特別是在公開宣布的服務區之外的,比如說卡塔爾、科威特這些西亞地區,試用和測試表明,系統可以獨立完成定位功能,指標也優于對外標稱的10米的精度。
冉承其表示,在亞太地區來講,北斗系統的應用,性能是優良的,系統運行是可靠的,使用是放心的。
關于,未來北斗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有什么計劃?冉承介紹,在北斗二號系統提供亞太地區服務的時候,就已經同步開展全球系統的建設。中國目前已經完全完成了所有核心關鍵技術的攻關,包括技術體制、星間鏈路以及高精度衛星鐘,正在開展相應的技術驗證。
冉承其介紹,總體計劃目標是,要在2018年前后發射18顆左右的衛星,為“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左右要完成全球系統建設。